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東亞考古學概論
Introduction to East Asian Archaeology 
開課學期
110-1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日本研究學程  
授課教師
盧柔君 
課號
Anth5008 
課程識別碼
125 U188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水源人308 
備註
限修習過考古學概論學生修習。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11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  東亞海域的文化交流從舊石器時代便已展開,除了人群的移動,器物與技術的交流也始終不輟。然而東亞各國在學術上各自有深厚的傳統,雖在部份議題上提及與鄰近地區的史前人群、技術交流,往往專注於自身國境內的發現,而未能透過整體性的觀點重新省思已知的框架。本課程企圖跨越今日東亞國界上的藩籬,由鉅觀的視角來討論東亞史前密切相關的交流與發展,以相對熟悉的台灣考古學與中國考古學為引,聚焦於台灣考古學較少提及的韓國與日本地區,並進一步展望東南亞地區,藉此探索史前已有的國際社會形貌及台灣自身的定位。本課程將根據時代的不同來討論各地區的遺址環境、出土遺物、生業、社會制度的概況,建構對於東亞史前文化的基礎認識。並透過目前跨域物質文化交流的研究案例,洞察研究的後設理論與方法,討論不同材料、不同方法學的特性,並思考自身的研究取向,探索未來研究的可能性。 

課程目標
一、認識不同東亞國家的學術傳統、史前史架構與研究方法。
二、建立對於東亞各地區出土遺物的基礎認識。
三、將視野擴展至東亞廣域的群體互動關係,培養注重時空脈絡的觀點。
四、理解目前不同學術傳統下的研究取向。
五、解析研究案例,並透過對於類似議題的不同研究方針與詮釋,思考不同考古學傳統的特性與限制,培養學生在反思中自行設計議題與研究方法的能力。 
課程要求
以修過考古學概論的大學二年級以上學生為授課對象,也歡迎外系或校際學生選修。
每週前兩堂課上課,第三堂課由同學報告相關議題文章,進行課堂討論,以及遺址新聞分享。最後一週則由同學報告文章與討論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●參考書目
佟柱臣
2004 《中國考古學要論》。鷺江出版社。
劉莉、陳星燦
2017 《中國考古學: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》。生活‧讀書‧新知三聯書店。
勅使河原彰
1988 《日本考古学史 年表と解説》。東京大学出版会。
斎藤忠
1996 《日本考古学史》。吉川弘文館。
大津透、桜井英治、藤井譲治編
2013 《原始・古代1 (岩波講座 日本歴史 第1巻)》岩波書店
韓国考古学会編
2013 《概説 韓国考古学》。同成社。
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編
2011 《韓國考古學重大發現(2002-2007)》。科學出版社。
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
2010 《東北亞考古學論叢》。科學出版社。
國分直一
2011 《日本民俗文化誌—古層とその周辺を探る》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臧振華
2012 〈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〉。《南島研究學報》3(1):87-119。

●每週主題與指定閱讀
1 9月23日 課程介紹
2 9月30日 各區域考古學史①:台灣、中國考古學簡史與編年框架 Zhang L. (2020) Chinese Archaeology in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. In: Smith C. (eds) Encyclopedia of Global Archaeology. Springer, Cham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978-3-030-30018-0_3365
3 10月7日 各區域考古學史①:日本考古學簡史與編年框架 Habu, J., & Okamura, K. (2017). Japanese Archaeology Today: New Developments, Structural Undermining, and Prospects for Disaster Archaeology.
4 10月14日 各區域考古學史②:韓國考古學簡史與編年框架 Glover, I. (2008). Some National, Regional, and Political Uses of Archaeology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.
5 10月21日 舊石器時代的東亞:人類走進東亞 Kaifu, Y., Izuho, M., & Goebel, T. (2015). Modern human dispersal and behavior in Paleolithic Asia. Emergence and diversity of modern human behavior in Paleolithic Asia, 535-566.
6 10月28日 舊石器時代的東亞:北方路線 Nakazawa, Y., Izuho, M., Takakura, J., & Yamada, S. (2005).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ical variability in microblade assemblages in Hokkaido, Japan. Asian Perspectives, 276-292.
7 11月4日 舊石器時代的東亞:南方路線 Fujita, M., Yamasaki, S., Katagiri, C., Oshiro, I., Sano, K., Kurozumi, T., ... & Kaifu, Y. (2016). Advanced maritime adaptatio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coastal region extends back to 35,000–30,000 years before present.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113(40), 11184-11189.
8 11月11日 期中考週
9 11月18日 陶器的出現與時空脈絡 Kuzmin, Y. V. (2013). Origin of Old World pottery as viewed from the early 2010s: when, where and why?. World Archaeology, 45(4), 539-556.
10 11月25日 新石器時代東亞第一次農業擴散 Bellwood, P. (2006). Asian farming diasporas? Agriculture, languages, and gene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. archaeology of asia, 96-118.
11 12月2日 新石器時代東亞第二次農業擴散 Barnes, G. L. (2019). The Jōmon–Yayoi transition in eastern Japan: enquiries from the Kantō Region. Japanese Journal of Archaeology, 7, 1-51.
12 12月9日 金屬器時代/原史時代的東亞:卑彌呼傳說的考古學意義 Chen, D., Luo, W., & Bai, Y. (2019). The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ese archipelago during Western Han dynasty: comparative study of bronze mirrors from Linzi and Yayoi sites.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, 11(7), 3449-3457.
13 12月16日 原史時代/歷史時代的東亞:三到七世紀的文化交流 Hong, W. (2005). Yayoi Wave, Kofun Wave, and Timing: The Formation of the Japanese People and Japanese Language. korean studies, 1-29.
14 12月23日 歷史時代/原史時代的東亞:大唐時代 RHEE, S.-N., AIKENS, C. M., CHOI, S.-R., & RO, H.-J. (2007). Korean Contributions to Agriculture, Technology, and State Formation in Japan: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of an Epochal Thousand Years, 400 B.C.–A.D. 600. Asian Perspectives, 46(2), 404–459. http://www.jstor.org/stable/42928724
15 12月30日 各國近現代考古議題 未定
16 1月6日 期末考週:報告?
17 1月13日 彈性:報告?
18 1月20日 彈性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上課表現 
30% 
包含出席率、指定閱讀報告、遺址新聞介紹、討論發言表現 
2. 
期中考 
20% 
 
3. 
課堂作業 
20% 
指定閱讀之摘要心得兩篇 
4. 
期末報告 
30% 
基本上包含口頭與書面,但視疫情調整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